分类
草药介绍

黑野葛 – 男性生殖器保养佳品

在一些东南亚国家,男性从小就懂得利用天然植物来保护生殖器,以便它能更持久地发挥作用。泰国北部深山中的黑野葛,就对男性问题有帮助。

泰国野葛根是一种仅生存在泰国北部的葛属植物,和中药葛根是两种不同的物种,除本质上有区别外,外型上更为不同,正宗的泰国野葛根只有到泰国才有。

泰国野葛有红野葛、黑野葛和白野葛之分,功效也是不一样的。

白野葛被广泛应用于女性美容保健丰胸

艳紫铆也是比较多人知道。红野葛,又被称为艳紫铆,是一种抗阳痿植物,它的根茎有使人精力充沛的功效,并被认为可以增强男性性功能

黑野葛,功效和艳紫铆类似,但是效果更强更明显,是滋补身体壮阳补肾延年益寿的佳品。但是数量也远比艳紫铆少很多,因而更加珍贵。

黑野葛的功效:

  1. 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2. 可以增强体能和活力
  3. 有助于治疗记忆力减退
  4. 可以缓解睡眠障碍

目前黑葛根精华被用来保养男性生殖器,改善男性勃起障碍和硬度不够的问题,市场反应很好,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

分类
老年健康

糖友该持有“乐活族”新理念

“乐活族”是一个西方传来的新兴生活形态族群,以健康及自给自足的形态过生活,其核心理念为“健康、快乐、环保、可持续”。他们吃健康的食物与有机蔬菜、穿天然材质的棉麻衣物、骑自行车或步行、练瑜伽健身、听心灵音乐等,通过消费和衣食住行的生活实践,使自己更有活力。

有关专家指出,“乐活族”的理念,同样适用于糖尿病人群,具体而言,就是平衡膳食和适量运动。

干预得当糖尿病前期可转归

糖耐量减低是介于正常血糖水平与糖尿病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正常健康人的血糖水平为:空腹血糖小于6.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8毫摩尔/升。如果一个人没有糖尿病症状,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均超过正常水平,而又不够糖尿病诊断标准,即称为“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前期”。

有研究显示,糖耐量减低常合并多种代谢危险因素,最常见的是肥胖、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异常、血尿酸高及微量白蛋白尿。糖耐量减低者的转归有3种可能:一种是转变为真正的糖尿病;一种是保持现状;还有一种是恢复正常。而糖耐量减低者如果听之任之,每年会有5%~15%的人步入糖尿病患者的“行列”,但只要干预得当,完全可恢复正常。

管住嘴平衡膳食是基础

在饮食干预中,一定要做到平衡膳食,即

  1. 以谷类为主;
  2. 主食多样不过量,多吃杂粮;
  3. 食盐限量在每天6克以内,尤其是高血压病人更应如此;
  4. 多吃蔬菜(每日摄入量不少于400~500克)和水果(每日100~200克);
  5. 减少膳食脂肪,增加优质蛋白,如鱼类、禽类、瘦肉等动物性食物,多吃豆类及其制品;
  6. 对于身体并不肥胖的糖尿病前期人群来说,在保证每天每公斤体重30卡热量饮食的前提下,应限制糖和酒的摄入,而超重或肥胖者在此基础上还要减肥,即每月减0.5~1公斤,直至达到标准体重。

迈开腿适量运动是重点

在运动干预上,提倡适量运动,每天至少散步半小时或做相似能量消耗的运动,不宜进行剧烈运动。

运动原则:最好选择简单、方便、不需要特殊设备和投入,且利于长期坚持的运动,如散步、快走、慢跑、做操、打太极拳、扭秧歌等。
运动强度:因人而异,循序渐进,一般宜从散步、做操、打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开始,逐渐过渡到登山、骑车、跳绳、爬楼等中等强度运动。
分类
综合健康

骨关节炎是致残杀手,如何有效预防和改善。

膝盖与关节僵硬、疼痛,都是城市人最常见的症状。如果您走路多了,比如上楼梯、爬山等,膝盖就会疼痛;或者您晚上睡觉时,一伸腿、一蜷腿就疼醒了;或者您久坐后起身时,还有早起下床时都会疼痛,那么您就要小心了,这些都是患上“骨关节炎”的表现呀!

骨关节炎好发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也是导致新加坡人残疾、失去行动能力的第九号杀手。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骨关节炎将成为第四高的致残性疾病,所以医学专家常常提醒人们,对关节炎要“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以防止致残。

什么是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 Osteoarthritis ),也称“退化性关节炎”或“磨损性关节炎”,是一种由于关节软骨退化,所引起的关节疼痛和关节功能障碍(包括关节畸形)。

软骨是关节的重要组织,相当于骨骼之间的棉花糖,可以减缓骨骼摩擦带来疼痛感,是关节组织中结构“设计”最精妙的部分。但是一旦关节软骨磨损,就会导致关节骨骼摩擦加剧,带来疼痛感,容易出现“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最容易发生在承受身体重量的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颈椎、腰椎、脚踝等,以及频繁使用的关节,如手指关节等。我们常说的骨刺、骨质增生、罗圈腿(O型腿)、颈椎病、髌骨软化。腰椎间盘突出等,也都属于骨关节炎的范畴。

骨关节炎的早期症状

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副主任、骨科教授翁生表示,90%的骨关节炎病人都有疼痛的表现,但是往往在疼痛之前,多数人会表现为膝关节怕凉、怕风,大热天也不能吹空调,一吹腿就疼,怕寒是骨关节炎最常见的表现。

骨关节炎还有一个比较常见的早期表现,多发于35-45岁的人群,特别是女性,就是走平路没事,上下楼、特别是下楼梯时疼痛更明显,因为膝关节的承重明显增加。还有的病人躺在床上弯腿没有问题,上厕所时却蹲不下去,这也是骨关节炎的表现。

新加坡莱佛士医院的风湿病学专科医生张荣耀表示,骨关节炎所导致的关节僵硬,一般不超过30分钟,而且疼痛只发生在一边,不会是对称性的,关节也不会红肿。

他还表示,如果年轻人曾经因为运动或者发生意外而导致韧带、半月板或其它软骨组织受伤,也可能会患上骨关节炎。

全威关节活素,助您重建健康关节

因工作需要,45岁的资深执行经理Mr Ng,每天都要驾车拜访很多不同的客户。他在新加坡国民服役期间,右腿膝关节曾意外受伤,现在年纪大了,导致旧伤复发,每次下车时膝盖都会疼痛,吃了很多补钙产品,都没有什么作用。

没想到,服用“全威关节活素”仅仅一个星期后,他就感觉下车时膝盖没有那么痛了,让他信心大增。他说:“全威关节活素让我的膝盖旧伤看到了康复的希望。”

“全威关节活素”,专为重建健康关节所研制,可以修复软骨基质,改善运动或职业伤害引起的关节损害,保持关节组织的润滑和活动度。它的独特配方包含了4种矿物质和5种中草药,在2017年8月获得独家专利。

quan wei active joint,全威关节活素,关节炎

西医认为,当人体关节受损时,人体自身就会分泌葡萄糖胺、软骨素以及胶原蛋白,并且直达患处,帮助骨关节尽快回复健康,这是人体机能的自动反应。

而“全威关节活素”不仅包含了硫酸葡萄糖胺、硫酸软骨素、2型骨胶原,以及俗称“有机硫”的二甲基砜( MSM ),还吸收了中医的智慧,在配方中加入了巴戟天、淫羊藿、接骨木、骨碎补和姜黄等成分。

中医认为,“肾主骨”,“肾生骨髓”,,所以这些中草药都具有强肾的功效,可以调动人体自行修复的机制,让人体自己造骨续骨。

『源于自然,活于自然』

新加坡美邦国际有限公司( The Beauty Nation) 自2004年在新加坡成立以来,专注于绿色健康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多年来秉持“源于自然,活于自然”的理念,致力于探求草本植物的奇异功效。

目前该公司已拥有4大品牌,30多种产品。除“全威关节活素”之外,其知名产品还包括:针对血糖和肥胖问题的“根王肉桂精华”,针对妇女更年期问题的“天丽活力贵妇人胶囊”,以及针对老年人前列腺问题的“威特猛前列强l”等。

美邦国际特别尊重“自然养生者”的需求,精选世界各地的天然珍贵草本,结合先进的提取技术制作而成,天然和健康是其不变的宗旨。

创办人陈先生表示,只要市场有需要,他就会不断推广好的产品,而且“产品的价值一定要高过价格”。

他希望,就如他的公司名“美邦”一样,“如果人人都能健康,没有病痛,这就是一个美好的世界!”

分类
老年健康

糖尿病患者的早餐该怎么吃?

温馨的早餐时刻,几片新鲜美味的面包总能让人的胃口蠢蠢欲动。吃粗粮面包好还是细粮面包好?对众多糖尿病患者来说,可不仅是换换口味这么简单。实际上,粗粮的价值要远高于细粮。想知道原因吗?一起来听听专家的看法。

选择血糖指数低的粗粮面包

Tips: 血糖指数是衡量碳水化合物对血糖反应的一种有效指标。如果吃了血糖指数高的食物,血糖浓度就会大幅升高,这对糖尿病患者是很不利的。

部分谷类的血糖指数:

粗粮     细粮
粗大麦 36   白米   81
糙面  53   小麦面粉 99
荞麦  68   膨化小麦 105
燕麦胚 78   膨化米  123

我们通过对比可以发现:粗大麦、糙面这些粗粮的血糖指数明显低于白米等细粮。这是因为,粗粮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帮助我们降低用餐后血糖升高的幅度。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出现便秘,而膳食纤维能够有效促进肠蠕动,因此可以改善便秘,加快排出身体里的有毒物质。同时,吃粗粮会减轻饥饿的感觉,这样就不会让自己敞开肚子毫无节制地吃东西。糙米及麸糠等粗粮中还富含镁、铬这样的微量元素,能让胰岛素更好地发挥作用,延缓糖尿病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看到了吗?粗粮有如此多的好处,你不必为不知道如何选择早餐面包而发愁了吧。

除粗粮外,干豆类(如赤豆、绿豆、芸豆等)也富含膳食纤维、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同时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相当高,约占55%~60%,蛋白质的含量约20%~25%。干豆类还能够补充普通谷物缺乏的赖氨酸,是一类营养价值较好的食物。

早餐食谱推荐

介绍了粗粮的好处,我们再推荐几个早餐中包含粗粮面包的食谱,希望糖尿病患者从中找出适合自己口味的搭配:

每日总热量:6694.4千焦。早餐的热量:1673.6千焦左右。

搭配一:咸燕麦面包2片(50克),鲜牛奶1袋(250克),鸡蛋1个(带壳60克),咸菜少许。
搭配二:荞麦面包2片(50克),咸鸭蛋1个,豆浆1碗。
搭配三:鲜牛奶1袋,杂合面窝头1个(50克),煮香肠1根(熟重20克),酱菜少许。
搭配四:棒碴粥1碗(50克),肉松少许(15克),玉米面包1片(25克),拌松花蛋1个。
搭配五:豆浆1碗(300毫升),茶叶蛋1个,稞麦面包2片(50克)。

特别提醒

任何食物都应该适量摄入。粗粮虽然有诸多好处,但摄入过多会增加肠道的蠕动和产气量,并且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吸收。

同样的食物,如果吃的方法不同也会影响营养价值。一些人喜欢早餐空腹饮用牛奶,这样会使牛奶中的优质蛋白被当作碳水化合物消耗掉,很不经济。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在喝牛奶前先吃些面包等主

食“垫垫底”,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其营养价值了。

分类
综合健康

孕期别吃太多水果 一不小心妊娠糖尿病怎么办

32岁的张女士在结婚5年后,终于怀上了宝宝。好不容易怀孕,丈夫让张女士辞职回家专心安胎。婆婆还特地从家过来照顾张女士的起居饮食。

为了让胎儿更健康,张女士开始增加食量,家里的家务也被婆婆一手包办了。怀孕后,张女士常常觉得特别容易饿,每天都要吃上五六顿,为了宝宝健康,经常吃水果,比如葡萄、西瓜等等。到了晚上还要吃夜宵,不然就心情会不好睡不着。为了渡过漫长的孕期,张女士经常约闺蜜一起吃吃喝喝,总以为自己吃得好,宝宝也长得壮。

怀孕六个月后的一次孕检结果,把这家人吓了一跳。这就奇怪了,张女士并不觉得自己哪里不舒服,怎么就得了妊娠期糖尿病呢?经过医生的一番了解发现,这和张女士的饮食有很大的关系。孕妈在怀孕期间吃得多并且运动量不够的话,是很容易出现肥胖和巨大儿,甚至引发妊娠期高血压和妊娠期糖尿病,这都会给分娩增加风险。

一般来说,孕妇每天摄取500g水果已经足够。水果除了提供维生素、膳食纤维外,其他营养成分并不多,反而含糖量不少,多吃极易造成热量积聚,导致肥胖等疾病。孕妇在怀孕期间体重增加12.5kg左右属于正常,如过量摄取糖分将使孕妇的体重超标、胎儿过大,分娩时容易发生大出血。超重的“准妈妈”产后体形很难恢复。

那么“糖妈妈”该怎么吃?平时该注意什么呢?

1,少量多餐

在总热量不变下,最好少量多餐,并注意质与量之分配,如此可使血糖较平稳。

2,多吃纤维素较多的食物

以糙米或五谷米饭取代白米饭、增加蔬菜之摄取量、吃新鲜水果而勿喝果汁等,可延缓血糖上升,有利血糖控制,也比较有饱腹感。另外每天不要吃过多水果。

3,加强锻炼

不论血糖是否过高,怀孕之后都应该坚持锻炼,对大人和孩子的健康非常有好处。不过孕妇的运动量不宜过大,尤其是怀孕的早期和晚期。

4,注意检测血糖,尤其是餐前血糖

血糖偏高的孕妇可以自备家用检测仪器按时检测血糖含量,并把数值记录下来,尤其是餐前的血糖数值,这些资料对医生的治疗和诊断有很大的帮助。

准妈妈们好不容易熬过许多怀孕初期的不适症状,正准备好好加强饮食以提供胎儿营养时,竟然不能随心所欲地吃,会感到既担心又沮丧。不过如果你贪嘴,后期还会导致自身的糖尿病发病率翻倍,那时就得长期使用根王肉桂精华控制血糖啦,植物成分,安全降糖无副作用。辛苦的控制及一切的忍耐都是为了准妈妈和宝宝的健康与安全,你一定会觉得很值得,并且也会为自己的毅力感到骄傲的!

分类
综合健康

油腻中年大叔们该注意下你们的血压啦

最近,油腻中年男在社交网络上刷屏。“油腻”一词,让中年男士人人自危,纷纷担心被贴上“油腻中年男”的标签。先来看看网传的“油腻中年男”的典型特征:如果一个男人具备大肚直挺、头顶微秃、鼻毛外露、手腕戴串、手托保温杯等特征之一,那他就是“油腻的中年大叔”。

高血压是生活常见的一种疾病,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油腻大叔自然也在此列,多多少少都是有高血压的。数据显示我国的高血压患病率已由解放初期的6%上升到10%左右。高血压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那么生活中有哪些危险因素,哪些人容易患高血压病?

  1. 遗传因素
    大约60%的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目前认为是多基因遗传所致,30%~50%的高血压患者有遗传背景。
  2. 精神和环境因素
    长期的精神紧张、激动、焦虑,受噪声或不良视觉刺激等因素也会引起高血压的发生。
  3. 年龄因素
    发病率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4. 生活习惯因素
    膳食结构不合理,如过多的钠盐、低钾饮食、大量饮酒、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均可使血压升高。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5. 药物的影响
    避孕药、激素、消炎止痛药等均可影响血压。
  6. 其他疾病的影响
    肥胖、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甲状腺疾病、肾动脉狭窄、肾脏实质损害、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嗜铬细胞瘤、其他神经内分泌肿瘤等。

高血压是持续血压过高的疾病,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会引起中风、心脏病、血管瘤、肾衰竭等疾病。那么高血压病人应怎么从饮食来控制一下病情呢?

  1. 首先要控制能量的摄入,提倡吃复合糖类如淀粉、玉米,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这类糖属于单糖,易引起血脂升高。
  2. 限制脂肪的摄入。烹调时选用植物油。可多吃海鱼,海鱼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胆固醇氧化,从而降低血浆胆固醇,还可延长血小板的凝聚,抑制血栓形成,防止中风,还含有较多的亚油酸,对增加微血管的弹性,防止血管破裂,防止高血压并发症有一定的作用。根王深海鱼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Omega3,非常适合高血压患者使用。
  3. 适量摄入蛋白质。高血压病人每日蛋白质的量为每公斤体重1g为宜。每周吃2-3次鱼类蛋白质,可改善血管弹性和通透性,增加尿钠排出,从而降低血压。如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4. 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如土豆、茄子、海带、莴笋。含钙高的食品:牛奶、酸牛奶、虾皮。少吃肉汤类,因为肉汤中含氮浸出物增加,能够促进体内尿酸增加,加重心、肝、肾脏的负担。
  5. 限制盐的摄入量:每日应逐渐减至6g以下,即普通啤酒盖去掉胶垫后,一瓶盖食盐约为6g。这量指的是食盐量包括烹调用盐及其他食物中所含钠折合成食盐的总量。适当的减少钠盐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体内的钠水潴留。
  6.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每天吃新鲜蔬菜不少于8两,水果2至4两。
  7. 适当增加海产品摄入:如海带,紫菜,海产鱼等。
分类
综合健康

晚年患了老年痴呆的名人你知道几个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项机能都会下降,包括大脑神经。老人的晚年健康一直是困扰大家的问题,而老年痴呆是继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之后的常见老年病之一,很多名人在晚年也不幸患上了老年痴呆

1、里根(美国总统)

1994年,卸任的里根总统宣布他罹患了阿尔茨海默症。从1994年被确诊患上阿尔茨海默症,至2004年6月5日以93岁高龄病逝。起初,里根每天还花好几个小时呆在办公室,他经常锻炼,打高尔夫球,在保安人员陪同下沿海滩散步。但随着病情不断加重,这位曾连任两届美国总统的重量级人物不仅不会说话、步行,不能自己吃饭,甚至认不出自己的妻子。他整日卧床,需要家人不间断的悉心照料。

在患病的10年间,借助媒体,全世界的人都“目睹”了里根病情发展的全过程。正是里根和夫人南希与疾病斗争的巨大勇气,赢得了人们的高度评价:里根对人类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引起了全世界对这种疾病的关注。美国老年痴呆症协会资深副主席凯恩说:“里根为战胜老年痴呆症做出了两项最大贡献,一是极大地提高了公众对这种病的认识,二是使人们勇于公开谈论这种疾病。老年痴呆症过去是一种许多人羞于启齿的病症,里根的勇气鼓舞了成千上万的患者。”

2、撒切尔夫人(英国保守党政治家和首相)

撒切尔夫人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在1987年保守党赢得大选后,她成为英国在20世纪连任3届的首相,她切实执行的政策使她获得“铁娘子”的称号。2008年9月,撒切尔之女卡罗尔·撒切尔出版《在金鱼碗里游泳》一书,详述了当年83岁的撒切尔夫人自8年前患上严重的阿尔茨海默病一事。卡罗尔告诉读者,撒切尔夫人几乎无法拼凑出一句完整的话:“我总以为母亲永远不会老去,她是铁打的、坚不可摧的,她的记忆力曾经如同高效数据库,能随口说出几年前的经济统计数据,不用查阅任何资料。实在难以想象曾经睿智能干的母亲已患上阿尔茨海默病。如今,她会在完全不自知的情况下重复问同一个问题。”

3、加西亚·马尔克斯(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为一个天才的、赢得广泛赞誉的小说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将现实主义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了一部风云变幻的哥伦比亚和整个南美大陆的神话般的历史。代表作有《百年孤独》(1967年)《霍乱时期的爱情》(1985年)。

马尔克斯的家人说,马尔克斯患上了老年痴呆症,经常不记得什么时候吃的早餐,连最亲近的朋友都不认得,他开始遗忘这个世界,但依然幽默、快乐。据悉,马尔克斯家族有老年痴呆遗传史,马尔克斯在1999年患上淋巴癌,为了抗癌他接受了化疗,导致大量脑部神经元缺失,这都加速了他罹患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由于大脑器质性损害而引起的脑功能障碍,可使记忆、理解、判断、自我控制等能力发生进行性退化和持续性智能损害。免疫功能低下者、情绪抑郁者、患缺血性脑血管病或有长期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等病史者易患此症。老年痴呆症早期通常只是出现记忆力减退、健忘等症状,常被人误认为是正常的衰老现象,使病人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防治措施:

  1.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常常出现健忘现象,应及时到神经内科检查就诊;
  2. 有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中风、缺血性脑血管病等疾病者应早发现、早治疗;
  3. 多吃鱼类、蛋类、瘦肉、菌菇类食品及水果和蔬菜等,帮助增加抵抗力、提高记忆力;
  4. 避免过度喝酒、抽烟和操劳,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
  5. 勤动脑并多参加社会活动和体育锻炼;
  6. 心胸开阔,处事乐观,避免精神抑郁和紧张;
  7. 经常做和手指有关的活动,如用手指旋转钢球或胡桃,手工艺、雕刻、剪纸、弹奏乐器等;
  8. 补充大脑营养,推荐新加坡根王补脑康,周围很多朋友都在给爸妈买这个产品吃。补脑康软胶囊是获得日本专利的产品,运用纳米技术将银杏叶提取物透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大脑,增进脑力灵活性,延缓脑神经细胞老,有效提高记忆力预防老年痴呆
  9. 防治老年痴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指数,不但是老人自身的责任,更是每一个年轻人,每一个为人子女者应尽的职责。让我们一起为老人们的健康,投入更多的关注和关爱。
分类
综合健康

胖乎乎的你离糖尿病到底有多远

“以前糖尿病是爷爷一代得病,渐渐过渡到中年人得糖尿病,未来病人会更多。现在很多小孩肥胖,很可能二十多岁就成为糖尿病的接班人。”专家指出,生活水平提高了,现在吃一顿饭的肉量,相当于几十年前人们一天甚至一个月的肉量摄入。以前去哪里都是步行,后来可以骑自行车,如今动辄坐车,活动量大为减少,导致肥胖人数增加,为糖尿病发病埋下伏笔。

调查显示,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的糖尿病患者群,也是全世界糖尿病人数增长最快的国家,发病率现已高达9.7%,而糖尿病前期患者人数多达1.48亿。糖尿病的危害遍及全身,除了可引发危及生命的酮症酸中毒、可导致截肢的糖尿病足、糖尿病性眼底病等急慢性病变外,还会增加心脑血管、肾脏等的患病风险。此外,肥胖和糖尿病可增加肿瘤的发病风险。

专家指出糖尿病形成的两个主要因素:首先是遗传因素,双亲中患有糖尿病尤要注意。其次是生活和环境因素,这个因素尤为关键,热量过度摄入、肥胖、缺少运动均可导致糖尿病。

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包括父母、兄弟姐妹或其他亲属为糖尿病患者,即有糖尿病家族史,妊娠时有过高血糖的人群,“巨大胎儿”也就是胎儿出生时体重大于4公斤,有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高胰岛素血症患者。

此外,有以下特征的人也容易得糖尿病:长期吸烟,工作高度紧张,心理负担重,长期高热量摄入、缺乏运动,肥胖或超重者,尤其是腹型肥胖。年龄大于40岁,年龄越大患糖尿病机会越大,长期使用一些特殊药物如糖质激素、利尿剂,曾被诊断为血糖偏高的人。

专家指出,控制体重、避免肥胖是预防糖尿病的关键。

怎么预防糖尿病?

  1. 饭前喝醋。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研究发现,吃大鱼大肉等高热量食物前喝两勺食醋,可大大降低血糖水平。如不习惯喝醋,最好饭前吃点放醋的凉拌菜。
  2. 减轻5%的体重。哪怕你非常肥胖,而且不锻炼,但只要体重减轻5%,患糖尿病的危险就会降低70%。所以小胖子们尽量控制一下体重,适当地减减肥,对健康有好处。
  3. 每天走路35分钟。芬兰研究发现,走路可让体内胰岛素得到最大效果利用。每周走路4小时,每天35分钟,可使糖尿病危险降低80%。
  4. 多吃高纤维的食物,比如芹菜、菌菇、燕麦、糙米等,可降低乳腺癌、糖尿病、高血压及中风危险。
  5. 火腿香肠要少吃。每周吃5次以上火腿或香肠,糖尿病危险会增加43%,罪魁祸首是加工肉食中的添加剂。专家建议,应偶尔吃肉,多吃蔬菜。
  6. 肉桂有助降血糖。德国科学家发现,肉桂有助于降血脂,进而防止糖尿病危险。肉桂粉可撒在咖啡里,也可以和蜂蜜一起冲水喝。新加坡根王肉桂胶囊含有肉桂、苦瓜、大花紫薇等植物精华,安全降糖,可逐渐降低降糖西药的用量。
  7. 做事前3次深呼吸。长期压力会导致血糖升高。专家建议,做任何事情前最好都先做3次缓慢的深呼吸,以减小压力。
  8. 45岁后多关注血糖。血糖指数为100—125毫克/分升的人,10年内最易发生糖尿病。专家建议,45岁后、肥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以及高胆固醇和高血压的人,应多关注血糖。
  9. 睡眠在6—8小时之间。睡眠经常不足6小时的人,糖尿病危险翻番;而睡眠超过8小时的人,糖尿病危险增加3倍。
分类
综合健康

没有富贵命,就不要得富贵病

富贵病又称“现代文明病”,是人们进入现代文明社会,生活富裕后,吃得好、吃得精,营养过剩,活动量减少,从而产生的非传染性的流行病如:便秘、肥胖、肠道癌、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这些病在贫穷的社会和贫穷人群是很少的,所以叫富贵病。富贵病已成为危害国人健康的主要病种。

据调查,我国中老年人15%~20%便秘,六成是白领;据卫生部调查,我国有22%的人超重,6000多万人因肥胖而就医,高血压2亿多人,糖尿病5000多万人,高血脂1.6亿人。全国每天由于“富贵病”导致死亡人数超过1.5万,占死亡总人数的70%以上,由于“富贵病”治疗的费用占疾病负担的60%以上。包括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医务工作者也多次发表调查报告,对富裕起来的我国,富贵病的发展情况感到忧虑。

几种常见富贵病

  1. 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高血压发病的原因很多,可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由于部分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高血压又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
  2. 冠心病
    指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
  3. 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且无法治愈。
  4. 肥胖症
    肥胖症是一组常见的、古老的代谢症群。当人体进食热量多于消耗热量时,多余热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其量超过正常生理需要量,且达一定值时遂演变为肥胖症。肥胖可以引发多种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女性月经不调等,还能增加人们患恶性肿瘤的机率。
  5. 痛风
    痛风是一种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代谢性疾病。现代人生活水平提高,吃吃喝喝是平常事。痛风病人发病前,90%以上有经常大量饮酒和嗜好吃肉、动物内脏、海鲜等富含嘌呤类成分食物的习惯。痛风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和脑力劳动者。每年做健康检查时,要注意检测血液的尿酸浓度,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富贵病的饮食保健

  1. 全麦食品
    人体需要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碳水化合物的最佳来源是全麦,比如燕麦片、粗面面包、以及糙米。它们含有麸糠和胚芽,以及富含能量的淀粉。人体消化全麦的时间要比消化白面包这样直接的碳水化合物长,这会使人体的血糖和胰岛素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并很快会下降。很好地控制血糖和胰岛素水平,能够减少人体的饥饿感,阻止Ⅱ型糖尿病的发生。
  2. 蔬菜和水果
    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有效防止心脏病和心绞痛的发生;预防各种癌症;降血压;防治白内障和青光眼,对65岁以上的老人来说,这两种眼疾是造成老年失明的主要病因(其中蓝莓含有高含量的原花青素OPC、玉米中的玉米黄质对眼睛都是极有益处的,老人可以多吃,也可以代用根王眼金睛来缓解眼疲劳眼睛干涩的问题)。
  3. 鱼、禽、蛋
    大量的研究表明,吃鱼可以减少心脏病的危险。鸡肉和火鸡的饱和脂肪含量低,也是很好的蛋白质来源。鸡蛋是长期被妖魔化的食物,因为它的胆固醇含量相对较高,实际上,鸡蛋是很好的早餐,它比油炸甜面包圈或者精面面包圈要好得多。
  4. 坚果和带壳豆
    坚果和带壳豆是植物蛋白、植物纤维、维他命和矿物质的最佳来源。带壳豆包括黑豆、蚕豆、毛豆等干货。很多坚果含有丰富的健康脂肪,比如,杏仁、核桃、小胡桃、花生、榛子、松子等可以直接标明该食物有益于心脏。根王补脑素为天然压榨核桃油软胶囊,富含亚麻酸和亚油酸,对心脑血管很有益处。
  5. 奶制品和代用钙
    酸奶为防治骨质疏松,需要摄入钙、维生素D等,奶制品是美国人获得钙的传统来源。除了牛奶和奶酪这类含有饱和脂肪的食品外,还有其他的健康方式获取钙。例如,三杯全脂牛奶相当于十三小条熟熏肉所含的饱和脂肪。如果你喜欢奶制品,可坚持选择脱脂或者低脂产品。如果你不喜欢奶制品,代用新加坡根王钙D片也可以保证每日人体钙需求量。
  6. 酒精类
    每天少许喝点儿酒,可以降低心脏病的危险。适量是很重要的,酒精是双刃剑,危害与益处同在。对于男人来说,平衡点是每天喝1到2杯,这可不是指扎啤杯。对女人来说,每天一杯红酒足够了。
分类
综合健康

家中有帕金森患者或者60岁以上的老人应该注意些什么

小时候老妈不让我们上树抓小鸟,吓唬我们说玩小鸟以后双手会颤抖的,像邻居家老奶奶一样炒菜手抖得把锅都砸烂了一样,我们自然是被唬住了。后来才知道手抖是一种病,叫帕金森,又称”震颤麻痹”,60岁以后的老人发病几率比较高,但是现在趋向于年轻化。

据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许著一介绍,近年来“青少年型帕金森病”越来越多,门诊中接诊的最年轻帕金森患者还不到20岁。“除了与基因、年龄有关,还受环境影响。”许著一表示,帕金森发病原因复杂,其症状表现也是多种多样。

帕金森病主要表现为患者动作缓慢,手脚或身体其它部分的震颤,身体失去柔软性,变得僵硬。最早系统描述该病的是英国的内科医生詹姆·帕金森,当时还不知道该病应归入哪一类疾病,称该病为“震颤麻痹”。帕金森是一种慢性的中枢神经系统退化性失调,它会损害患者的动作技能、语言能力以及其他功能。退化性疾病除了跟不用则废息息相关,还有因为年龄的不可抗拒性。

帕金森疾病可总结出以下可致病因素:

1、年龄老化:帕金森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40岁以前帕金森的发病少见,提示老龄与帕金森的原因有关。

2、环境因素: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存在地区差异,所以人们怀疑环境中可能存在一些有毒的物质,损伤了大脑的神经元。

3、家族遗传性:医学家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帕金森病似乎有家族聚集的倾向,有帕金森病患者的家族其亲属的帕金森发病率较正常人群高一些。

4、遗传易感性:帕金森病患者也有家族集聚现象。

帕金森病的健康饮食原则

1.以豆制品取代部分动物蛋白质

老年人必须限制肉类的摄取量,一部分的蛋白质来源应该以豆类及豆制品(如豆腐、豆浆)取代。老年人的饮食内容里,每餐正餐至少要包含170克质量好的蛋白质(如瘦肉、鱼肉、蛋、豆腐等),素食者要由豆类及各种坚果类(花生、核桃、杏仁、腰果等)食物中获取优质蛋白质。

2.多吃谷类和蔬菜瓜果

每天吃300~500克的谷类食物,如米、面、杂粮等。从中能得到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和维生素B等。碳水化合物通常不影响左旋多巴的药效。

3.少加盐、味精、酱油,善用其他调味方法

味觉退化的老年人口味重,喜欢加很多盐,埋下高血压的隐患。可以多利用一些具有浓烈味道的蔬菜,例如香菜、香菇、洋葱,用来炒蛋或是煮汤、煮粥。利用白醋、柠檬汁或是菠萝等各种果酸味,也可以变化食物的味道。一些中药材,尤其像气味浓厚的当归、肉桂、五香、八角等取代盐或酱油,丰富的味道有助勾起老年人的食欲。

4.少吃辛辣食物

虽然辛辣香料能引起食欲,但是老年人吃多了这类食物,容易造成体内水分、电解质不平衡,出现口干舌燥、火气大、睡不好等症状,所以少吃为宜。
5.每天服用一颗复合维生素补剂

老年人的个体差异很大,加上又长期服药,所以每个人需要额外补充的营养素也大不相同。让老年人每天服用一颗复合维生素补剂是最基本且安全的强化营养方法,尤其可以补充老年人特别需要的维生素B、抗氧化维生素C及E、维持骨质的钙、增强免疫力的锌等。不要擅自服用高剂量的单一补充剂,尤其是脂溶性的维生素 A、D、E等,吃得过多会累积在体内,甚至引发毒性。

6. 有条件的话,可适当进食补脑保健品。

根王补脑康是日本纳米级健康食品发明家嶋田伸司教授运用世界尖端科学技术——纳米技术,结合自然中草药的研究,由日本天利医学研究所开发制成。补脑康有四种重要物质组成:纳米级银杏叶提取物,在动物实验中证实了它能高效活化脑细胞;日本生产的氢气钙,一种新型的抗氧化剂;德国生产的磷酸酰丝氨酸,世界顶级的抗老化剂;DHA,著名的健脑剂,对人的大脑神经有益,可以起到辅助保健的功效。

你我都会老去,都有可能生病。但是如果我们平时多注意生活方式保持心情愉悦,患老年病的几率就会大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