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老年健康

老年性心瓣膜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1. 心电图 – 轻度老年性钙化性瓣膜病心电图正常。主动脉瓣病变者可有左室肥大图形。二尖瓣环钙化者除左室肥大外。可有左房增大所致的P波时限延长或出现切迹,V1导联ptf负值增大。由于本病常累及心脏传导系统,故常有一至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左束支阻滞或左前半阻滞图形。20%~30%患者可出现房颤或其他心律失常。
  2. 超声心动图 – Takamoto等将超声与尸检或手术后病理检查对照分析,发现超声诊断的敏感性约为70%,是目前临床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二维超声心动图可直接观察瓣膜钙化的部位、形态和瓣叶的运动情况,但难以对瓣口狭窄的程度作定量判断。超声多普勒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最近研究发现,以多普勒连续波测定跨瓣压力阶差及瓣口面积与用导管所测的结果相关性良好(r=0.75,P=0.002),使超声在检出钙化性瓣膜病,判断病变位置和程度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大为提高。不仅可对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监测,评价瓣膜功能,为临床病情分析、指导治疗、预后判断提供帮助,而且还可为选择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式提供客观依据。
    • 老年主动脉瓣钙化性变的特征性改变是瓣膜局部明显异常的增厚、活动度减低、瓣膜启闭功能障碍、因钙化而使回声明显增强,尤以瓣环和瓣体部明显,若累及室间隔膜部也可有相应回声增强。何军等以瓣膜瓣环钙化大于主动脉根部回声为诊断标准,而以主动脉壁作为超声评价心瓣膜钙化的内参照点,可能是一种直观而实用的方法。其他可见一般主动脉狭窄和闭锁不全的征
      象。
    • 二尖瓣环钙化时在M型超声心动图进行心前区扫描时,可发现左室后壁前方,紧接二尖瓣后瓣之后出现一条异常宽的、反射强烈、与左室后壁平行的回声带,提示瓣环的钙化。并可见二尖瓣前叶活动振幅减小,EF斜率缓慢以及左室扩大等。二维超声检查心前区短轴观显示二尖瓣后叶和左室后壁间有一致密新月形回声带。心前区长轴观或心尖区探查可显示房室交界处的前方出现一团异常的强回声带,此回声的运动方向与左室后壁运动方向一致,且与左房和左室不相连。发生关闭不全时多普勒可显示在左房内收缩期血液返回所引起的湍流,声学造影时可见造影剂在收缩期由左室返回左房。
  3. X线和CT检查 – 普通胸片可显示主动脉结钙化,高曝光技术或断层摄片可提高检出率。如在主动脉和(或)二尖瓣环处出现斑片状、线状或带状钙化阴影,有助于诊断。此外可出现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狭窄与闭锁不全相应的X线征象。另外,Woodring等报道对于某些超声未能检出的早期老年钙化性瓣膜病。CT可提高检出率,且认为比超声有更高灵敏性和特异性,但目前尚不是常规的检测方法。
分类
老年健康

老年性心瓣膜病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老年性心瓣膜病可以并发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钙化性主动脉瓣闭锁不全、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感染性心内膜炎、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

  1. 心律失常 – 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约80%存在心律失常,常见有:房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导致心力衰竭甚至猝死。一项对88例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分析表明,并发心律失常者占56.8%,其中房颤占23.9%,期前收缩占17%,束支传导阻滞占11.4%,房室传导阻滞占4.6%。
  2. 心力衰竭 – 有报道显示35%~50%患者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表现,心功能多在Ⅱ~Ⅲ级之间。另一项研究表明,62.5%的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其中绝大多数为左心衰,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年病死率达15%。
  3. 主动脉瓣闭锁不全 – 由于瓣膜的钙化、僵硬、变形,最终导致瓣膜闭锁不全或狭窄。有报道显示,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中,主动脉瓣钙化者占69.2%,合并主动脉闭锁不全者占37.2%。
  4. 主动脉瓣狭窄 –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中,主动脉瓣钙化引起狭窄的占2%~9%,75岁以上老年人中轻中度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者占5%,重度狭窄者占3%。随着年龄的增加,平均每年主动脉瓣口面积会减少0.1cm2。
  5. 心脏性猝死 – 是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最严重的并发症,由于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可引起致命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瓣膜狭窄与闭锁不全,因此猝死的发生并不少见,据报道约有20%~25%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易发生猝死。
  6. 感染性心内膜炎 – 由于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检出率不断增高,由本病引起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率较以往有所增加,有报道为15%。
  7. 神经系统并发症 – 有资料显示,一旦二尖瓣环钙化,则心源性栓塞性卒中的危险性增加2~4倍。国内的一项研究证实二尖瓣钙化并发脑梗死者占26.8%,说明二尖瓣钙化是血栓形成的基础。
分类
男性健康

少年性上瘾一夜手淫42次 最终虚脱死亡

网上最近流传消息,指巴西一名16岁少年,一夜间在家连续手淫42次,结果身体不胜负荷暴毙,名副其实是精尽人亡。网站指,少年居于戈亚斯州小镇鲁比亚托,妈妈向当地传媒说,早知儿子性上瘾,准备带他去看医生,岂料未求诊却先出事,上月一个晚上,儿子在家“停不了手”,通宵手淫42回合,最终虚脱死亡,欲救无从。

其实各个年龄段的男女都可以有自慰行为,其成因不尽相同。儿童时期出现的自慰行为多是由于无意识地偶尔玩弄生殖器,或者因为穿紧身裤、骑跨活动时因为摩擦生殖器的刺激并引起快感,一般并没有性高潮。无论男女,到了青春期后,由于体内的生理变化,并由此产生性冲动和性欲,对性满怀憧憬、好奇和幻想。

正常的性欲是人类成熟和繁衍后代的基本要求,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从性成熟到能够合法地宣泄性能量、满足性要求(登记结婚)一般要等待数年或更久,而这段时间的性需求往往最高,总要寻找机会宣泄涨满的性欲。男人和女人都可能在不经意的机会,偶尔刺激生殖器官并达到高潮,从而一发而不可收拾,养成自慰的习惯。也有的是在他人的诱导或协助下,学会了自慰,并一发而不可收拾。

手淫行为具有严重的成瘾性,一旦成瘾,很难克制。但是经常过度手淫,对身体和心理便会产生极大的危害,这里主要跟大家介绍下手淫危害。

1,引起阳痿、早泄

如果养成手淫习惯,会使大脑的性中枢经常处于信封状态,经常下去容易使性中枢疲劳、最后衰竭。这样就会影响正常的性功能,可能会发生阳痿、早泄等性功能障碍。从而影响婚后正常的性生活,最终还可能导致不孕不育。

2,精神疲乏

经常手淫导致性中枢的衰竭时,还会使大脑疲劳。在手淫之后会觉得全身乏力、记忆力减退、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中枢神经衰弱症状,从而影响青年人的学习、工作。

3,泌尿系统感染

由于经常手淫,经常刺激玩弄生殖器,在没有注意卫生的情况下,容易导致生殖器感染,引起生殖器一系列的疾病。比如尿道、尖锐湿疣、膀胱炎、精囊炎等。

推荐几个戒掉手淫的方法。

一、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寻找另一个出口

充实你的生活与业余活动,找到一个新的业余爱好或培养一种技能,比如学绘画、乐器、体育运动等。

二、限制你的孤独

加入很多社团或活动,接受和给予人们更多的邀请,结交更多的朋友。如果你想约会,可以考虑请一个朋友让你或加入一个网上约会网站。

三、不要看色情片

尽量不看色情片,这需要坚强的意志力。如果你有倾向于在电脑上看色情片都有手淫的习惯,试着将你的电脑移动到一个房间,别人可以看到你。

四、要有持久的耐心

停止手淫成瘾不会打你像闪电。这是一个过程,需要承诺,你可能会犯错误或复发的场合。真正的斗争仍在坚持,所以提交既然不会让小错误站在你的方式。

分类
男性健康

男人伤精害体的危险睡姿

男人伤精害体的危险睡姿

有不少男性朋友喜欢趴着睡,这种俯卧位的睡眠方式对年轻人危害很大。长期趴着睡会压迫阴囊,刺激阴茎,容易造成频繁遗精。频繁遗精会导致头晕、背痛、疲乏无力。另外,阴囊是男人的“小冰箱”,它需要保持一个恒定的温度,才有利于精子的生成。趴着睡会使阴囊温度升高,又不容易及时散热,所以对精子生长也有一定影响。

不能趴着睡,那侧卧呢?比如右侧卧,既不会压迫心脏,又不会压迫到阴囊,应该也是不错的睡眠姿势吧。但侧卧也会有意外状况出现,那就是睾丸的扭转。

常见的睾丸扭转状况是在激烈运动后出现,但也有少部分会发生在侧卧睡眠时,当男性侧卧睡眠时,睾丸和阴茎被挤压在两腿之间,生殖器官所承受的压力较之站立时要大,有人睡觉时还动来动去,双腿扭来扭去,意外就很容易发生。

最好的睡姿势是仰卧,仰卧能消除以上所说弊端,还能给阴囊和阴茎充分的活动空间。

分类
老年健康

老年人应讲究点“营养”

营养作为健康的支柱,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饮食和营养是保证老年人精力充沛、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一些陈旧的观念使不少老年人产生年纪大了不需讲究营养的想法。但也有些老年人怕身体发胖和胆固醇增高,表现为这不敢吃,那不敢尝,其结果是直接影响老年人的健康。人体器官功能和细胞正常代谢都有赖于必需的营养的供给,营养不足可以引起许多疾病并使人衰老,营养过剩也会给老年人带来问题。诸如肥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胆囊疾患、动脉硬化等。饮食过度和体重过重与结肠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发病有关。丰盛的饮食不一定能延长寿命。

老年人摄取营养既不能缺乏也不能超量。老年人要讲究营养是由其特殊的生理状况所决定的。老年人生理变化的特点是衰老,即机体的各个器官系统衰老退化,如由于神经系统衰退除对外界环境反应迟钝外,另对体内代谢功能的调节减弱,影响了对某些营养素的吸收利用,如老年人储存糖原的能力降低,肝糖原变少,一旦葡萄糖不足,容易发生低血糖昏迷。其他如心血管衰老使胆固醇和载脂蛋白代谢失常而加快动脉硬化。

肾功能退化易使某些维生素和无机盐丢失,而无机盐沉积又使老年人更容易发生肾结石,膀胱结石等。消化器官的退化,使胃张力变弱,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的减少,又直接影响营养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老年人营养供给不足、热量不够会加剧体内蛋白质的分解,使老年人消瘦、体弱、加快衰老进程。老年人饮食质量不好,种类不全易发生营养不良和贫血,如维生素B1不足会影响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维生素A不足使老年人视力衰退快,皮肤易干枯,毛囊角质化。 反之,摄入食物过多,使体内脂肪堆积,含氮物质增多,反而加重心血管、消化、泌尿系统负担。因此当今的老年人应讲究营养结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选自《中国中医药报》

分类
老年健康

老年人定期体检益处多多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定期体检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预防疾病的发生。对体弱多病的老年人来说,更应如此。很多老人都没用这笔钱体检,而是直接去药店买了常用药,或给儿孙们买了礼物,问及原因很多人说,年纪都这么大了,体检没啥用了。民众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专家李广仁提醒——定期体检为老人健康系上“安全带”,老人体检益处多多。

老人体检益处多多

作为一个身体和精力都比较弱的特殊群体,老年人定期体检是十分必要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新陈代谢等各方面都处于减弱状态,虽然平时看起来一切都很正常,但随时都有出现异常的可能。通过定期体检,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平时没有明显症状的老年病,通过及时预防和治疗,及早排除隐患,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因此,老年人要增强对体检的正确认识,养成定期体检的好习惯。

老人体检该查什么?

老年人体检究竟应该检查哪些项目呢?据介绍,很多老人参加体检时,往往对血脂、血糖比较重视,其他检查项目却往往被忽略。实际上,骨折、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等,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都比较高,因此,老年人体检时除了注意血脂、血糖以外,还一定要注意以上这些项目的筛查。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民众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专家李广仁提醒广大老年朋友,体检时除了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肝功、心肺功能、血脂、血糖、B超、女性的妇科检查或前列腺检查外,骨密度检查、肿瘤标志物排查、微量元素检查也必不可少。因为老年人患恶性肿瘤的比例比较高,而通过肿瘤标志物排查能够提前半年预测是否有患肿瘤的可能。同时,老年人易骨折,通过骨密度检查、微量元素,能够及时了解老人的骨骼情况,通过及早补钙等方式来有效防止骨折的发生。

此外,有条件的老人还可以做经颅多普勒、颈椎腰椎拍片、C14等检查,以排除骨质增生、胃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脑供血不足等病症的可能。

分类
老年健康

老年人如何预防失眠

众所周知,睡眠对一个人的健康作用真是太重要了。就人的生理需要而言,睡眠甚至比吃饭、喝水还重要。一个人要是三天不喝水、不吃饭,还可以忍受得住,但是如果三天不睡觉,可能就无法忍受了,就会出现严重的精神障碍。所以,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愚以为尚嫌不足,还应该加上“睡眠充足”这一条,就感觉全面了。

然而,对于老年人来说,睡眠质量普遍并不理想,失眠现象很多,以致转天一天都处于神情委靡、抑郁、焦虑的精神状态,严重影响了生活和学习。失眠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精神上的,短期失眠一般不会使人致命,但长期失眠会使人脾气暴躁,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疲劳,容易导致器质性的疾病,还会使免疫力下降,使人的身体消耗较大。面对这种情况,积极主动地加以预防,消除产生失眠的原因,为高质量睡眠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环境,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事情。

造成失眠的原因很多,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无论对么事情必须用与之相对应的方法来解,才能取得成效。预防疾病更是如此,只了解了其病因,才能有针对性地加以防;反之,如果病因未明,那么谈预防就比盲目,效果不会很好。人到老年,失眠的生率较高,专家通过研究,已找出了其本病因,这对于我们有的放矢地预防失的发生有着积极的意义。

失眠的病因大如以下九种。

  1. 生理性因素:大脑中枢神经细胞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而睡眠是脑部的一种活动现象,由于老年人神经细胞的减少,自然就能引起老年人睡眠障碍,而失眠则是最常见的症状。
  2. 身体器质性疾病: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容易患有高血压、脑栓塞、痴呆、震颤麻痹、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皮肤病以及其他退行性脊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四肢麻木、前列腺疾病等。这些病,可因为疼痛、憋气、多尿、瘙痒或伴有其他症状而影响睡眠。
  3. 精神性疾病:有资料统计,在老年人中,有抑郁倾向的比例明显高于年轻人。抑郁症多有失眠、大便不通畅、心慌等症状,其睡眠障碍主要表现早醒及深睡眠。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后半夜睡眠障碍越来越严重,多为早醒和醒后难再入睡。其他如精神分裂症、焦虑症、强迫症等,亦足可以造成患者长期的失眠。
  4. 不良生活习惯: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抽烟和睡前饮酒,睡前吃得过饱,就寝时间不规律等,都会影响睡眠。
  5. 环境因素:邻居喧哗,周围环境嘈杂,光线太亮,难闻的气味,床铺太软或太硬,室内温度太高或太低,蚊、蝇或虱的叮咬等,都会干扰睡眠,使老年人难于入睡或被吵醒而不能再入睡。
  6. 药物因素:睡前服用了引起神经兴奋的药物,如治疗结核病的异烟肼,治疗喘息的***、氨茶碱等,易产生兴奋而难以入睡;服用抗震颤麻痹药左旋多巴、抗癫痫药苯妥英钠等都能引起老年人失眠,甚至还可引起噩梦,扰乱睡眠;睡前服用利尿剂会增加夜尿次数,造成再度入睡困难。总之,只要是服用了引起失眠的药物,就常会让患者折腾到后半夜。
  7. 白天睡眠过多:老年人白天没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在环境安静、无所事事的情况下,如果白天小睡过多,就容易影响夜间睡眠。
  8. 害怕失眠心理:有的老年人对睡眠有恐惧感,担心一眠不醒;一旦遇到失眠,心情又十分紧张,情绪一紧张,反过来又影响睡眠,有时即使睡着了,也是噩梦不断,形成恶性循环。相反,有的老年人认为,自己的睡眠时间太少,加上晚间无所事事,觉得无聊,所以一到天黑就早早上床睡觉,到了夜里三四点钟,醒来以后,想东想西,使自己难以再度入睡。
  9. 心理社会因素:各种心理社会因素,均可引起老年人的思考、不安、怀念、忧伤、烦恼、焦虑、痛苦等,从而产生失眠症从临床上来看,由生理、疾病、药物及饮食因素所致失眠者的病例数远远少于由心理因素所致病的病例数,故老年人应把防范不良心理作为预防失眠的首要任务。防御失眠方法了解了失眠的原因后,减少或摆脱失眠的方法就水到渠成了。

失眠怎样预防:

  1. 心理上放轻松些。不要把烦恼带上床,在睡觉之前要放松心情,不要有生气、恐怖、焦虑等负面情绪,要消除对失眠的恐惧心理,充分做好身体和心理上的放松,保持平稳的心态,对睡眠大有帮助。失眠并不可怕,怕就怕有心理负担。许多时候,失眠者是自己吓自己,心里老是觉得自己睡眠不足,担心睡不着,于是就越来越睡不好形成恶性循环。其实,只要心情放松,顺其自然,没有压力,自然容易入眠。
  2. 调整睡眠习惯。生活不规律是造成失眠的重要原因,白天尽量不要总是小睡,那样最容易影响夜晚睡眠。要形成正常而有规律的生活节奏,养成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的好习惯。3.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卧室环境好坏对睡眠有重要影响。卧室内应该保安静,温度适宜,光线柔和、暗淡,床铺被褥清洁、舒适,枕头的高度适宜、软硬度。这对好的睡眠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3. 做好入睡前的准备工作。入睡前活动直接影响着人的睡眠效果,入睡前分钟用温水泡脚或做足穴按摩可以促睡眠。此外,睡觉前不要吃得太饱,不宜咖啡、浓茶、酒等。
  4. 参加体育运动。参加体育运动和力劳动,既可增强体质、调节大脑功能,容易使人感到身体疲劳,促进睡眠。每天锻炼20~30分,并在睡前3小时完成。对长期患失眠症人也可以试着在晚间散散步,地点最好择在居室附近,距离不要太长。
  5. 防治疾病,谨慎用药。因疾病引发睡眠障碍占了老年人失眠的很大部分,因此,老年人要注意及时发现和治疗有关病,以减轻疾病所致失眠的发生。许多病一旦祛除,失眠症状会不治自愈。另外,针对有些药物在治疗疾病时可引起失的问题,如老年人常用的抗高血压药、尿剂、甲状腺药物、类固醇和中枢兴奋等,在服用期间应提高警惕,了解其可带来失眠的副作用,并应向医生说明,要及时进行药物调整。

睡眠前的禁忌要想睡一个好觉,某些禁忌也很重要。注意了以下几种禁忌,良好的睡眠就能保证了。

  1. 忌临睡前吃东西:如果临睡前吃东西,肠胃又要忙碌起来,这样加重了它们的负担,身体其他部分也无法得到良好休息,不但影响入睡,也有损于健康。睡觉前3小时内要禁食任何食物(喝水除外)。
  2. 忌睡前用脑过度:临睡前做些较轻松的事,使脑子放松,这样便容易入睡。如果用脑过度,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即使躺在床上也难以入睡,时间长了,就容易失眠。
  3. 忌睡前情绪激动:人的喜怒哀乐都容易引起神经中枢的兴奋或紊乱,使人难以入睡,甚至造成失眠,故睡前不要看刺激性强和惊险恐怖的电视。另外,老年人在临睡前,不要有生气、恐怖、焦虑等负面情绪,即使有诱发这类情绪的客观因素出现,也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心态平和地进行睡眠。
  4. 忌睡前说话和剧烈运动:因为说话和剧烈运动容易使大脑兴奋,思想活跃,从而难以入睡,影响睡眠。
  5. 忌睡前饮浓茶、喝咖啡:浓茶、咖啡属刺激性饮料,含有能使人精神处于亢奋状态的咖啡因等物质。睡前喝了易造成入睡困难。
  6. 忌头热足凉:俗话说“头凉脚暖好睡眠”,故睡眠时头部不要对着炉火或暖气,但足部则可以离热源近些,这对高质量的睡眠有帮助。
  7. 忌当风而睡:房间要保持空气流通,但不要让风直接吹到身上。容易引起感冒风寒等疾病,同时也会造成睡眠不踏实。
  8. 忌晚上打扫卫生:晚上打扫房间,会使灰尘在空中弥漫,对呼吸道有害。另外,清扫房间使用的喷雾剂和化学清洁剂都可能刺激呼吸道,从而影响睡眠。故打扫卧室宜在早晨。
  9. 忌卧室里有大量花卉。花卉虽然能美化环境,但它们大部分在晚上也要吸进氧气,吐出二氧化碳,久而久之,对人们的睡眠有一定影响。故喜欢养花的老年人在临睡前应将花卉移至室外。
  10. 忌带化妆品睡觉:带着化妆品睡觉会导致皮肤发炎,夜间抹香水的人,应该考虑到引发哮喘的可能性,故睡觉前应将化妆品洗去。

助眠的食物、有科学家们发现,食物与睡眠有一定的关系。若在睡前吃一点催眠食物,就容易入睡。以下食品有助睡眠如:

  1. 牛奶:牛奶中含有色氨酸,这是一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晚餐后喝一杯牛奶,其中的色氨酸量足以起到安眠作用。饮用牛奶的温饱感也增加了催眠效果。
  2. 核桃:核桃是一种滋养强壮品,可治神经衰弱、健忘、失眠、多梦和饮食不振。每日早晚吃些核桃仁,有利睡眠。
  3. 桂圆:性味甘温,无毒。桂圆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可医失眠健忘、神经衰弱等。中医治疗心脾两虚、失眠等梦的方剂“归脾丸”就有桂圆肉。
  4. 莲子:莲子有养心安神的作用,心烦梦多而失眠者,则可用莲子心加盐少许,水煎,每晚睡前服。
  5. 食醋:劳累难眠时,可取食醋1汤匙,放入温开水内慢服。饮用后静心闭目片刻即可安然入睡。
  6. 小米:小米中含有丰富的色氨酸色氨酸能促进大脑细胞分泌出一种使人欲睡的神经递质———五羟色氨,使大脑活动受到暂时的抑制,容易入睡。
  7. 葵花子:葵花子含有亚油酸、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能调节人脑细胞的正常代谢,提高神经中枢的功能每晚吃一把葵花子可起到安眠的作用。
  8. 蜂蜜:蜂蜜具有补中益气、安五脏和百药之功效,对纠正失眠作用明显。可用蜂蜜3茶匙,加适量温开水,每晚喝一次
  9. 大枣:大枣含有蛋白质、糖、维生素C、钙、磷、铁营养物质,具有补脾安神等作用。晚饭后用大枣加水煎汁服用,能加快入睡时间。
  10. 香蕉:香蕉除了能平稳血清素和褪黑素外,还含有对肌肉具松弛效果的镁元素。每晚吃饭后吃上一两根香蕉,对睡眠很有帮助。预防失眠的九种药膳要想获得一个高质量的睡眠,平时经常食用某些药膳,对预防失眠大有裨益。
分类
老年健康

老年人如何锻炼效果最好?

身体适当运动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好处很多。在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也是促进老年人长寿的重要手段之一。坚持锻炼,适当运动,可增进中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达到防病祛病之目的。

适合中老年人健身锻炼的项目很多,各人应根据年龄、性别、体质状况、原有基础、兴趣爱好、设备条件和周围环境等因素,慎重思考和选择适宜本人锻炼的项目。一般来说,应选择全身各关节和便于掌握和能够坚持的锻炼项目。

1、现代耐力体育活动:散步、健身跑、游泳、各种球类和骑自行车等。

散步对中老年人最易掌握,是一项随时随地都可锻炼的活动。选择空气清新,林木幽静环境,轻松舒展,不紧不慢地信步而来,一定会感到心旷神怡,周身舒爽。参加约会和社会活动,如果路程不远,时间充裕,那么以步当车,及时到达目的地,也是锻炼机体耐力的良好机会。步行欲达到健身的目的,行走要有一定速度(每分钟达80~90步为中速,100步以上为快速),路程要有一定距离(一般每天6000步左右,体力强的可达1万步)。每天走路1小时左右,一次完成或上下午分次完成。做到自我感觉良好,没有心悸气促,全身温暖舒适或微微有汗。利用“计步器”测定运动量则是更为可靠的科学方法。

健身跑(即慢跑)的运动量比散步走路大,受到许多中老年人的喜爱,是风靡国内外的强身健体的体育项目。健身跑在开始时应舒展活动一下肢体,放松肌肉,作好准备活动。然后展开双臂前后摆动,协调而有节奏,深而均匀地呼吸。锻炼应从慢至快,时间从短而长,开始初练时慢跑5~10分钟而不觉胸闷气短,然后每天逐渐增加至15~20分钟,每天或隔天一次,最后甚至可增到30~40分钟。慢慢结束后,应缓慢步行或原地踏步,不要马上停下,做好放松整理活动,渐渐恢复到安静状态。

骑自行车是我国大多数人的主要出行方法,也是一项锻炼肌肉(特别是腿部肌肉和关节)的全身性运动。很多中老年人仍将骑自行车作为交通和锻炼身体的两重功能。骑车的速度、距离和次数可根据各人体力酌情而定。但老年人究竟年事逐渐增高,应尽量不在刮风、下雨、严寒或酷暑时锻炼。在交通拥挤地区更要特别注意交通安全和意外。

游泳是一项比较适于中老年人的全身性健身运动,经常锻炼对身心健康好处很多。游泳活动需要一定设备和环境,开始前应作一次全身体格检查(患严重心肺疾病和传染病者不宜)。游泳时务必做好安全措施,下水前要作准备活动;姿式则各取所好,蛙泳、仰泳或自由泳等均可。运动量妥善掌握,根据各人的自我感觉,游程一般不宜这长,50米即休息一下,总量不超过500米。如能坚持每天或隔天活动,效果较好。坚持适度的游泳锻炼,可增强心肺功能,促使肌肉发达,减少腹部脂肪,保持匀称体型。

各项球类活动包括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台球、门球等,可根据各自的条件和个人爱好加以选择锻炼。目的在于健身而不作剧烈性和竞技比赛。我国古人以圆形核桃置于手掌中运转,用以锻炼指、腕关节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按摩掌心的穴位。目前已制成空心金属球、玉球和石球等,很受广大中老年人喜爱而适宜推广介绍。

2、传统体育健身运动,我国古代传统的民间保健体育,源远流长,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我国中老年保健体育的一大特色。流传最广的项目有太极拳、气功、保健按摩操和八段锦等。

太极拳是人人可参与的健身运动,非常适合中老年人的一种锻炼项目。操练需要全神贯注,精神集中,动作柔和、连贯、稳健、协调、目随手转和身随移,往往一气呵成。流派较多,各有优点,但以“简化太极拳”实用易学,效果较好,便于普及,且室内、外随处均宜。清晨练拳利于启动五脏六腑,傍晚练拳不仅风靡全国,是老少皆宜的活动,而且已传往国外,受到国际友人的重视。

气功是我国传统医学宝库中独有的强身保健方法。中老年人通过调身(调整姿势)、调息(调整呼吸)和调心(调整精神)的锻炼达到协调身体各部的作用,增强体质,增强防病和抗病的能力。练功时应摆好姿势,坐、卧、站可按各人习惯选取,均需使身体端正和肌肉放松,达到“调身”的姿态要求;然后作均匀、深长的腹式呼吸,周而复始,进入“调息境界。练好气功的关键是练”意志“,有意识地集中思想,排除杂念,将”意志“集中在身体某一部位(如丹田),达到”调心“的目的。”调心“和”调息“要互相配合,做到”意“”息“合一,常对增强身体健康,延缓衰老,防治一些慢性病发挥较好的作用。采用何种气功方法,遵循哪个气功流派,均应采取科学的态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必有功效。应避免道听途说,把气功说得玄乎和神秘莫测,甚至有一迷信和愚味的宣传来欺骗大众,这是在发挥气功的保健作用时应要注意避免的问题。

传统健身法还有八段锦(一套由八套运作组成的保健操)、保健按摩(依次自我推拿、拍打按摩身体各部位)和武术锻炼等,都有益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的老年人根据本人身体的条件,自己设计出一套保健操,长期坚持锻炼也能发挥良好的保健作用。

分类
老年健康

老年抑郁症的八大特点

老年抑郁症的八大特点

抑郁症是老年期常见的一类精神病,其发病率约占老年人口的 7%~ 10%,在患有躯体疾病的老年人中,抑郁症可高达 50%,研究发现,老年人的自杀和自杀企图有50%~70%继发于抑郁症,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与青壮年相比,由于受老化过程中心理和生理变化的影响,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有独特之处,具有以下特点:

  1. 多有触发因素 – 老年人抑郁症的发生与心理因素以及社会、家庭、环境等变化有关。近期研究表明,老年期抑郁症的发病率与增龄、性别、居住环境、国家的发达程度、移居、经济因素、健康状况、生活事件等多种因素有关。老年抑郁症患者较正常老年人经历了更多的应激性生活事件,其中以丧偶、家属重病重伤、家庭关系不良、亲友去世、经济拮据发生率加过,说明以上生化事件是老年抑郁症较明显的促发因素。
  2. 躯体症状较多 – 抑郁症状被躯体症状所掩盖,病人往往否认自己有抑郁症的主观体验,或将情绪低落归咎于躯体问题。有些老年期抑郁症病人还可出现全身部位不固定的疼痛,有的病人甚至主要表现为疼痛而无明显抑郁症状。这些病人,常在医院各科求诊。其实,他们只要及时去精神科就诊,就可事半功倍
  3. 疑病症状突出 – 据报道,60岁以上的老年抑郁症中大约有1/3的病人以疑病为首发症状。疑病内容常涉及消化系统症状,胃肠不适、便秘是此类病人最常见也是较早出现的症状。病人常以某一种不太严重的躯体疾病开始,表现出对正常躯体功能的过度注意,对轻度疾病的过分反应,患者常常担心患了心脏病,癌症等,因而常会去医院检查。经过检查未发现异常,却依然不放心,认为自己患的是罕见病,所以查不出什么结果。有时候觉得自己已病入膏肓,将不久于人世,从而产生消极厌世的想法。
  4. 妄想症状较常见 – 有的病人认为自己一贫如洗,无力承担吃饭穿衣费用,从而拒绝医治,此为贫穷妄想;有的病人认为自己一世都是过错,对不起家属和单位,这种症状称为罪恶妄想;有些病人认为自己五脏六腑都已不存在,只留下一副躯壳,甚至认为自己及整个世界都不存在,此为虚无妄想。
  5. 抑制症状不明显 – 老年人得了抑郁症以后,情绪虽低落,但精神运动抑制症状不明显,语言和动作并不减少,相反增多。其主要表现是:语言罗嗦,唠叨不停,经常回忆过去的不幸经历;埋怨亲人,反复诉说,动作也较多,坐立不安,捶胸顿足,有时易激惹,动辄骂人。
  6. 自杀成功率较高 – 老年期抑郁症自杀的危险比其他年龄组大得多。老年病人一旦决心自杀,常比青壮年病人更坚决,行为也更为隐蔽。据国外报道,患者中有55%在抑郁状态下自杀,自杀往往发生在伴有躯体疾病的情况下,且成功率高。国外数字显示,自杀未遂与成功之比在40岁以下是20∶1,60岁以上是4∶1。
  7. 认知功能减退显著 – 约有80%的病人有记忆减退的主诉,病人常感觉脑子反应慢了,注意力集中不起来,计算困难,判断能力下降等,给人一种痴呆的感觉。
    老年期抑郁症有以下临床特点:
    ① 病前有明显的诱发因素;
    ② 病前智能和人格完好;
    ③ 发病日期比较明确;
    ④ “智力障碍”出现迅速,虽然回答问题缓慢简单,但经仔细检查发现他们回答问题的内容还是切题的,并有很好的注意、记忆保持及计算等能力;
    ⑤ 病人自责或罪恶和疑病妄想明显,易产生消极自杀行为;
    ⑥ 用抗抑郁药物疗效良好,无后遗人格和智能缺损;
    ⑦ 可有明显的个人或家族抑郁症史,藉此几点可与老年性痴呆鉴别。
  8. 情绪激越明显 – 情绪激越指一种坐立不安的情况,即病人自感精神紧张,坐卧不安,无法自制,有时表现手足无措,轻者搓手顿足,徘徊踱步,重者无法静坐,不停地走动,或抓头发、抓皮肤,片刻不得安宁。这样伴有明显焦虑症状的抑郁症,也常易伴随自杀行为。
分类
老年健康

过度喝水也会导致心力衰竭

喝了5瓶矿泉水,58岁老教师突发心衰,一头栽倒在马路边。记者昨天从医院获悉,该院在7月份收治了7例由于多度饮水而引发心力衰竭的病人。

58岁的吴先生是中学老师,50岁以后就戴上了高血压、冠心病的帽子。最近一段时间天气还算凉爽,女婿、女儿看见天气还比较适宜,就带着爸爸在城市周边转转。玩到中午,吴老师觉得口渴,便在景区超市分两次买了5瓶矿泉水,在半小时内全部喝光,吴老师这才感觉不口渴了。

然而,两个小时后,下午2点,吴老师突然感到心慌、胸闷,浑身大汗淋漓,腿发软,一头载倒在马路上。全家人一下子慌了手脚,连忙开车将老人送到当地医院,接诊医生查看了病情后便在第一时间将病人转到该市第一医院急诊。

心脏科专家立即为其做了心动图检查,结果发现吴先生的心脏肌力已减弱,血从心脏内已经泵不出来。此外,心脏里一根血管也完全堵塞。由于病情危急,吴老师通过绿色通道被推进手术室。

“老先生之所以突发心脏病,主要是因为喝水太多的缘故。”据医院心脏内科专家介绍,随着天气越来越炎热,不少人每天都要喝入大量的水来解渴,但心脏病病人不能如此,大量喝水会加重病情,一定要注意。“尤其是对于曾经被诊断为心力衰竭的患者来说,夏季水的摄入量要根据汗液和尿液的排出量来确定,并且应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进行补充。如果患者一次喝下太多水,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使血容量增加,增加心脏的负担,使病人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加重患者病情。”

但吴老师并非个案,从医院获悉,该院在7月份收治了7例由于过度饮水而引发心衰的病人。夏季天气炎热,出汗较多,人们就会依靠大量的喝水来补充身体里流失的水分,但专家提醒,补水多了非常容易诱发心力衰竭